“两点一线”铸魂固边 朗县金东乡构建红色教育协同育人新格局
朗县政府网站:
2025年11月05日 09时46分
来源:拉萨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在朗县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县委组织部具体指导下,朗县金东乡立足守土固边使命,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扎实推进“两点一线”红色教育体系建设。今年累计投入75万元增设旧物新生厅、军民共建浮雕墙、模拟平叛指挥部、规范化标识牌,对建筑外立面及屋面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同步推进整体环境与设施的功能性、形象性提升。着力以守土固边教学堂为核心,初心教育讲学堂和巡边路线为两翼,构建起“教学+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红色教育新格局。今年以来,教育基地接待90余家单位、3000余人次参观学习,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60余场,培育基层红色讲解员42名,成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
固本强基筑阵地 红色基因薪火传
守土固边教学堂作为“两点一线”体系的核心阵地,以“空间叙事+场景模拟”为创新理念,精心打造边城简史、旧物新生、边境风云、四代人国旗情、光辉历程、初心人物六大主题展厅,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展陈以实物为载体,以史料为依托,新增珍贵实物展品56件,系统梳理了从十八世纪西藏军民英勇抗英到新时代稳边固边的历史脉络。在县委组织部悉心指导下,教学堂创新实施“三融合”教育模式:一是历史与现实相融合,通过54军进藏平叛等珍贵史料,让红色记忆焕发时代光彩;二是教育与体验相融合,开发“重走巡边路”等实践课程,今年已开展专题教学30余场;三是守边与育人相融合,累计接待各类人群研学1200余人次,将守土固边意识深植心田。

守正创新展风采 旧物新生话忠诚
教育基地创新打造“旧物新生”特色展陈,以56件历史实物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空间。锈迹斑斑的跨境物品见证着边境贸易的沧桑巨变,精心复原的平叛作战指挥室再现革命岁月,而护边员鞋底的雪粒、移民警察额间的汗珠,是金东乡各族干部群众以脚步丈量国土、以热血浇灌边疆的无声誓言。这种“以物证史、以情动人”的展陈方式,让抽象的家国情怀变得可触可感。新建的军民共建浮雕墙,艺术化再现军民联合巡边、互助生产的生动场景,国旗教育区规范开展旧国旗回收工作,今年以来回收旧国旗200余面,成为弘扬“军爱民、民拥军”优良传统的视觉丰碑。

提质增效优服务 凝心聚力固边疆
围绕提升教育基地综合效能,项目统筹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智慧安防系统,新增高清监控设备19个,实现展馆区域全覆盖;建成54平方米守土固边服务驿站,有效提供便民服务;修复提升巡边路线教育节点8处,设置爱国主义教育标识牌5块。这些创新举措使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参观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教育基地还创新开展“行走的党课”“边境课堂”等特色活动,让红色教育走出展馆、走进实地、走入人心。

砥砺奋进结硕果 守土固边启新程
朗县金东乡“两点一线”红色教育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各族群众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通过该教育体系培训基层党员干部1500人次,开展“守土固边·青春建功”等主题教育活动35场,创作红色文艺作品1部。下一步,朗县金东乡将持续深化“五共五固”实践内涵,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新增数字化展陈项目2个,拓展巡边路线教育节点3处,培训基层宣讲员50名,推动红色教育资源与稳边固边工作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守土固边意识深入人心,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再立新功。

这套红色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凝聚守边固边强大合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举措。朗县金东乡将继续完善“两点一线”教育功能,通过建设数字化展馆、制作红色教育系列微视频等创新举措,让其成为雪域边疆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线,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金东乡的生动实践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